書名:《蟲蟲的喪禮》 作者:瑪麗.奧斯卡森 , 傑瓦.拉古納特 繪者:肯尼斯.安德森 出版社:大穎文化

「甚麼?」 「看看那個!」 「那是甚麼?他死了嗎?」 「是的,死得很徹底!」 「噢!應該幫他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禮。」
幾個孩子無意中發現一隻蟲蟲一動也不動,他們認為蟲蟲死掉了,有人提議為蟲蟲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禮,於是幾個孩子開始模仿起大人世界的喪禮過程。喪禮中,要有人唱歌、有人哀悼和懷念死者。這些孩子們一一模仿,唱歌的唱歌,哭泣的哭泣,大家分工合作。然後,他們還慎重地為蟲蟲挖了一個墳墓,小心翼翼地讓蟲蟲下葬。終於完成喪禮後,其中一個孩子問:「現在蟲蟲變成骷髏了嗎?」另一個孩子回答:「明天我們再把牠挖出來檢查看看!」

以往我們總是認為生命教育,是一個難以和孩子討論的沉重議題。要和孩子談論死亡總是難以啟齒,深怕嚇到孩子或令孩子傷心。但在故事裡,孩子們隆重其事看待蟲蟲的喪禮,一舉一動均展現他們純真可愛的一面,正好讓家長對生死有另一種體悟。
生死教育聽來沉重,但其實我們可以用輕鬆及幽默的態度回應。作者藉着繪本提醒讀者,不用把生死教育想得太複雜。或許從孩子的角度而言,死亡不一定只有傷痛和負面,同時他們亦未必對死亡一無所知。對「生死」避而不談,讓孩子一知半解,不如及早進行生死教育,讓他們從小了解生命的意義,並學會珍惜身邊人。

《蟲蟲的喪禮》最驚喜的是,被埋進土裡的蟲蟲早在地下愉快的移動着!在孩子們以為蟲蟲死掉的時候,其實牠已經展開一段新旅程!這是一個嶄新角度看待死亡,死亡也許不是結束,而是另一個開始。那麼,活著的人是不是能寬慰地對逝者給予祝福,而非只是悲傷呢?
生死教育,值得討論的議題很多,家長們不妨趁着清明時份,跟孩子好好討論一下吧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