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《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:春》 作者:劉興詩 繪者:段張取藝 出版社:小鯨生活文創

你知道一年四季是怎樣形成的嗎?

《易經》說:「天地革而四時成。」,意思是四季隨着天地變化而變化。以天文學來說明,即地球圍繞着太陽公轉的結果。地球繞着太陽轉呀轉,一年內距離太陽的遠近不同,某個地方不同時間得到的熱量不一樣,就產生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。

那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一回事?中國傳統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作為四季起始,以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為季節的中間點。二十四節氣包括: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,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,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,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
以「立春」為計,象徵着春天的到來。春日夜溫差較大,容易因氣溫劇變而生病,想想每年這個時候,正好都是流感高峰期。認識不同節氣,便可以了解氣候的變化,注重身體的健康。

這個繪本是讓孩子認識「二十四節氣」的理想入門書,藉此機會讓孩子上一節中華文化課。家長可與孩子先從不同節氣中認識自然萬物,然後一起從生活中發掘不同節氣的痕跡。把這些看似深奧的道理,融入生活,感受自然的變化。

|